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中心 >> 正文

【讲座报道】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高端论坛(Séminaire francophone)第三十八讲:乔治·西默农——生平与作品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05-14 [来源]: [浏览次数]:

【讲座报道】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高端论坛(Séminaire francophone

第三十八讲:乔治·西默农——生平与作品

2018年5月8日下午4点,受比利时布鲁塞尔-瓦隆国际关系署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的共同邀请,比利时列日大学文学教授、乔治·西默农研究学者洛朗·德穆兰(Laurent Demoulin)先生在北外图书馆四楼学术报告厅举办了以《西默农生平及作品》(Georges Simenon : vie et œuvre)为主题的讲座。出席讲座的还有比利时布鲁塞尔-瓦隆国际关系署驻华代表丁爱宇(Emmanuelle Dienga)女士以及北外法语系的各位老师,本次讲座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比利时籍外教柯丹妮(Stéphanie Crêteur)女士主持。

本次讲座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乔治·西默农作品续写大赛的颁奖仪式。2018侦探之年,比利时瓦隆布鲁塞尔国际关系署与中国法语联盟一起,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武汉大学、广州大学,在今年4月组织了侦探小说续写大赛,邀请所有在大学或法语联盟学习法语的中国学生为乔治·西默农的小说《死刑》创作结尾。本次大赛历时一个月,分为北京、西安、武汉和广州四个赛区,北京赛区最终匿名评选出了三位获奖者,由丁爱宇女士和德穆兰先生公布优胜者名单并为其颁发奖品。我系研究生潘晨茗荣获一等奖,我系本科二年级学生陈银荣获二等奖,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初中生周星锐同学获得三等奖。

本次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西默农的生平和作品简介。

生平

乔治·西默农于1903年出生于比利时列日的一个普通家庭,虽然出身低微,但是从小自命不凡。西默农的父亲是一个卖保险的小职员,安静沉稳,性格忧郁,而母亲则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家庭妇女。父母的影响贯穿西默农的一生:他的父亲是其笔下经典人物麦格雷探长的原型,而母亲对弟弟的偏爱则成了他一生难解的心结,这些在西默农创作的中后期作品中,尤其是在他的自传体小说《家谱》(Pedigree)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西默农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年少辍学,但凭借自己的天赋与勤奋,很快便通过文学创作闯出了一片天地,名利双收。他一生热爱旅游和冒险,还曾在美国和加拿大生活了十年(1945-1955),自美国回国之后在欧洲受到了热烈欢迎,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系列的家庭悲剧:妻子精神失常,之后女儿玛丽乔·西默农(Marie-Jo Simenon)又在花季年龄自杀身亡,给晚年的西默农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打击。

西默农于1959年开始定居瑞士洛桑,并于1989年长眠于此。他的母亲在1973年去世,此后他再也没有回到过他的家乡——列日小城。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列日大学在1976年创立了西默农基金与藏书中心,该中心目前由德穆兰教授管理,并向广大热爱西默农作品的读者开放。

文学创作及作品简介

西默农以惊人的创作速度著称,曾创下在三天内写完一部小说的记录。他一生创作的小说数量多达数百部,单“麦格雷探案”系列就有102部。他的作品被翻译为57种语言,在44个国家出版,真正地使法语侦探小说走向了世界。

西默农的作品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以《麦格雷探案集》为代表的侦探小说,另一类是犯罪心理小说,比如《白雪污痕》、《猫》等。从西默农开始,侦探小说开始注重对犯罪人物的心理和作案动机进行剖析。比如西默农创作的经典人物——麦格雷探长在探案时,不仅要推测出凶手的身份及其作案手段,更注重感受导致其犯罪的心理动机,这与之前刻意渲染案情或片面强调探案过程的侦探小说是截然不同的。

西默农成长于小产业者、小商人、手工业者的阶层中,年少辍学进入社会,独特的成长经历给他的创作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因而他的作品多立足于普通人的生活,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往往是平庸人物。 “每个人的生活都值得被讲述”,“理解而不评判”,这是西默农的创作箴言。他笔下的麦格雷探长虽然聪明,但是始终抱有开阔仁厚的胸怀,对迫不得已走上犯罪道路的小人物充满同情,这也体现了西默农的人文关怀。也正因为如此,麦格雷探长才能够跨越时空界限,至今仍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

讲座末尾,北外法语系学生与德穆兰教授就西默农的作品和创作手法进行了深刻的交流和讨论,本次讲座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圆满结束。

(黄晓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