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
(季刊)
2018年第1期(更名改版后总第1期)
目 录
(点击篇名可链接至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免费下载全文)
·区域研究·
法国在西非的合作:“发展”与后殖民时期的连续性(1959—1998) [法]玛丽-阿尔巴纳·德叙尔曼(索邦巴黎城市联合大学) 王吉会译(北京外国语大学)
摘要:法国始终重视与自己昔日的非洲殖民地国家开展合作,从资金、人员方面对其提供各类援助,这其中,法国合作部曾发挥重要作用。该部的诞生、发展、衰落,向我们透视了法国对非援助的特点、参与援助人员的思想变化,以及法国政府各部门间的复杂关系。
中国对非援助和投资的历史、现状与前景 丁一凡(北京外国语大学)
摘要:冷战时期,西方国家对非洲国家的国际援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治原因,经济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没有政治条件,更注重经济发展的效果。中国的对非援助与投资为非洲大陆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也引来了更多的发达国家的投资。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在非洲大陆上的竞争加剧,既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也带来更多的机遇。中国需要加强在非洲投资的中资企业之间的协调,化压力为动力,让非洲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新的引擎。
法国中小学移民跨文化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吕继群 张海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中小学实施了主要针对移民子女的跨文化教育政策,后期则扩大至所有的学生。法国的跨文化教育实践深受本国移民状况以及"共和"融入模式的影响,官方在政策推行时显得顾虑重重,导致措施相对单一,而且政策实施时间只有短短十一年,其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法国当前族群问题突出,需要不断从其文化教育政策中吸取得失经验,并从制度上进行反思。
在魁北克经营便利店的中国人:亚洲人在魁北克法语区的融入 [加]Jean-Philippe Croteau(四川大学) 冯霞(四川旅游学院)
摘要:本文旨在阐述一种鲜为人知的加拿大华人移民现象。大量中国移民因法语语言水平的限制,在魁北克省的大都市蒙特利尔无法找到与之能力匹配的工作,出于改善经济状况和增强社交力的战略性考量,他们最终选择在魁北克最法语化的偏远地区收购便利店——食品小卖部。这一看似矛盾的选择动机在于:偏远地区的商业市场竞争更小、更亲近自然,并且生活成本比城市更低。由此,魁北克的华人群体向我们展示了外来移民如何在郊区和半乡村化地区借助零售小商业,实现职业成功和社会地位晋升的诉求。
法国奢侈品产业发展趋势与运营策略 苏昉(武汉大学)
摘要:本文以路威酩轩(LVMH)和开云(Kering)两大法国奢侈品集团、爱马仕(Hermès)和香奈儿(Chanel)两大法国独立奢侈品牌为例,研究新世纪法国奢侈品产业的发展趋势,并以中国市场为重点,探讨法国奢侈品牌的运营策略。
·语言与教学·
论法语形容词线性排序的语义特征制约及其认知基础 吴桐(浙江外国语学院)
摘要:我们研究名词短语内法语形容词的位置,着重考虑形容词排序的语义因素,从最简单的情况(即一个名词和一个形容词)入手讨论法语形容词排序的规律,并从认知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本文首先说明法语形容词的位置和意义的联系,并简略讨论传统语法对于该问题的分析;随后介绍阿莱克西亚度、黑格曼、丝塔芙路和秦奎的研究,并根据法语语料对其进行验证,说明法语形容词的位置和意义的联系需要通过更详细的语义特征才能得到比较满意的分析;最后提出主观性原则、泛时空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解释排序的制约。
·文学研究·
埃里克·威亚尔:一位基于历史题材的叙事型作家 周权(西安外国语大学)
摘要:法国作家埃里克·威亚尔(Eric Vuillard)是一位基于历史题材进行创作的作家,他将客观历史事件同主观思想情感巧妙地进行结合,向读者还原历史上重大起义与战争的真相,拥有作家、导演双重身份的他还将电影艺术融于叙事中,凭借着别具一格的多部代表作品先后获得多项文学奖。本文对威亚尔的几部代表作品的内容、写作风格与特色、作家本人对文学的看法和创作理念进行介绍和分析,为读者了解法国文坛的新动向展现一个独特的窗口。
浅析布朗肖的文学思想 邓冰艳(北京外国语大学)
摘要:本文以法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评论家、哲学家莫里斯·布朗肖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内涵、形成、影响及接受出发,对其文学思想进行初步探讨。布朗肖文学思想的核心在于他对"文学空间"的阐释,这个空间既是让写作成为可能的空间,也是让文学作为沉默得以显现的空间。通过对文学空间的阐释,布朗肖将写作行动变成了一种全新的思想范式。布朗肖对文学的思考受到海德格尔现象学思想及马拉美文学思想的双重影响,由此产生的力量悄然改变着20世纪下半叶法国思想的走向。
《罗兰之歌》的人物之符号学分析 王天骄(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
摘要:作为法国文学的开山之作,《罗兰之歌》出场人物众多,为读者描绘了宏大的历史场面。本文借用符号学的方法对主要人物进行分析,便于我们进一步理清作品的叙事脉络,了解作者的创作意识。
·文化互鉴·
北京中法大学(1920—1950)校刊中的“个人”观念 鲍叶宁(北京大学)
摘要:作为新词的"个人"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在中国使用,从清末到"五四",中国知识分子在思考"个人"观念时,似乎无可避免地将其带入集体、进步以及线性历史观等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发表在一所民国私立大学——北京中法大学(1920—1950)校刊上的两篇重要文章出发,界定该刊对西方"个人"观念的理解。北京中法大学的校刊致力于向中国公众介绍法国文学,编者对人的主观心灵世界给予了广泛关注。法国文化使国人向往,并不仅仅因为其代表着历史的进步,同时也在于它对人的内在世界的探索。中法大学的知识分子们在文化传播中强调个体性,并将其视为创作的基础。他们重审了"个人"观念,努力证明文学上发展个人主义的必要性。
·学术论坛·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高端论坛简报